close

當職場討論的是國際化、市場趨勢在意的是兩岸觀,

你擁有的國際語文能力還停留在教科書所教的英文文法,這樣夠嗎?

台灣目前正面臨著少子化與高齡化的雙重社會衝擊,加上大學畢業只有22K的經濟壓力,

把不少擁有夢想的年輕人壓得喘不過氣,「高失業、低底薪」更是讓還沒踏出校園的學子對未來產生莫名恐慌!

 根據教育部「人才培育白皮書」報告:民國117年的大學生,他們的生產力必須是現在大學生的兩倍以上,

台灣才能免於貧窮,此現象明顯說出台灣迫切需要提升「國際競爭力」,才能讓台灣再度擁有未來前途。

而這國際競爭力提升的第一步,正是「語文能力」。

文大推廣部ILI國際語文中心主任呂玲慧表示,要讓國際語文競爭力提升不能再依照傳統刻板的教學方法,

那些被動式及孤島式學習,老師講、學生聽的學習模式 已經過去了,主流的語言學習要求的是主動式學習法,

鼓勵合作一起學習, 老師跟學生在課前都必須有「備課」,在課堂中,讓學生盡情發揮主題討論,

老師佐以輔導與指正,加強同學聽與說溝通的實用技巧(communicative approaches),

因為會講英文已經是國際基本門檻,要能夠針對主題內容進行討論與溝通才是學習的重點及溝通能力的展現。

 

擺脫傳統教學,主動出擊才有力

 

傳統填鴨式教學早已被專家遺棄,看似進階的老師主導教學其實也是不夠看,

真正可以讓學生「動起來」的上課模式,是要讓學生與老師一起學 習,並且重新定位「學習的方式」,

改被動為主動,讓學生學員上課是一種「參與」而非是「聽講」,因為課堂的目標不是老師的進度,

而是學生的學習效果, 老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間共同合作學習,學生學到的語言才是靈活有用的,

而不是只學到課本中應付考試的文法與句型,無法實際運用。

「要培養出有市場競爭力,更有國際競爭力的學生。」,人際溝通的能力,

除了擁有一定水準的語文能力之外,並且要能夠與人溝通、合作,並 共同執行工作;

靈活思考能力,強調創新、批判、問題解決、決策與自我學習能力,

更強調善用外語與專業技能與不同國家合作、共事,這已完全跳脫傳統學習語文的架構,

轉換成把語文當成工具,然後運用這項工具來創造思考價值,才能走出台灣目前的困境。

 

翻轉學習模式(flipped Learning)的正向思考

 

老師走下講台,學生上台分享,學生不再只是呆呆聽課,而是應該「學生變老師」,

這是新的學習模式,剛好是傳統教學模式的「翻轉」,在課前會先把學習主題提供給學生,

讓學生在上課前以預習與找資料的方式先瞭解課程主題,接著課堂中與老師進行互動討論及練習,

老師也同樣必須在課前做好完善的備課準備,這樣教學相輔相成的互動,更讓學習成果加倍。

新的學習年度,除了更加推動”互動學習”模式之外,外語師資證照培訓、高階專業課程也將是主打的強項,

基礎外語的課程訓練依舊,提供給上班族學員的外語課程應該是更具有市場競爭與國際觀的,

老師更能因材施教,提供不同班別學生們更貼近需求的學習內容,語文競爭力的培養也就此萌芽。

 文章來源:  聯合新聞網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MySkyline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